也许国人从未想到,当几个世纪以来就被贴上西方文化标签的葡萄酒与“长城”这个中国最具标志性的称谓连在一起的时候,它便与共和国的成长有了血脉相通的“关”,这容易让人想到长城葡萄酒,也由此引发了一个新的思考,就是中国的本土红酒将如何破解国际化的艰辛命题。
依山傍水、160天的无霜期、年平均400毫米的降雨量,法国的波尔多是优质葡萄酒的天赐产区。中国人一直不信邪,为什么与波尔多处于同一纬度、气候更佳的中国土地,就不能造出世界级的葡萄酒。直到2008年,长城葡萄酒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这种来自中国的葡萄酒才用特殊的世界性语言在东西方文化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借此赢得了本土葡萄酒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当坐落在瑞士的湖边小镇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中国的葡萄酒的时候,法国人也第一次用平视的目光看待来自波尔多以外产区的异国红酒。
我的一个在鹿特丹做船运生意的朋友说,10年以前,法国随便一个小酒庄里非常廉价的葡萄酒运到中国,就可以卖到很高的价钱。但现在这生意不好做了,中国本土的红酒越来越讲究,它们的存在和崛起有很强的教育和示范意义,它们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懂红酒,所谓大家经常讲“赏深悦目”,品味得越多才越懂品位。中国消费者喝本土的好红酒多了,就更懂得欣赏什么是好红酒,法国的廉价次酒才越来越没有市场。
近两个月前,长城葡萄酒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惟一指定葡萄酒,这被认为是本土红酒寻求破题之路的突出举措。理由是,1855年的法兰西世博会与其说是一个国际性的展览会,倒不如说是一场法国葡萄酒的盛会。在这届由拿破仑三世主导的世博会上,中间商工会根据当时波尔多各个酒庄的声望和各酒庄葡萄酒的价格提交的一种分级制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此,法国葡萄酒享誉世界。而事实上,无论是澳洲的红酒,还是南美智利的红酒,如今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或多或少地借助了世博会的“东风”。
中国的葡萄酒已经走到了一个关口,国际化,争夺国际市场,这样的战略思维基本上已经成为所有民族葡萄酒企业老板们认同的普世价值观。但这似乎又是一个伪命题。就像中国的服装品牌到巴黎、纽约、米兰的时装周上花大把的钱赚吆喝,然后市场步伐跟不上,零售店没建起来,别说法国人不想买,就是想买他也未必能买到。结果大笔的宣传费用就赚了一个“曾在世界时装舞台上露过脸”的名,至于露脸的结果,大家都不愿再提。
葡萄酒的国际化要避免类似这样的一种尴尬,国际大牌的葡萄酒在其本土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他们把企业未来的宝都押在中国,不惜血本地豪赌中国市场。这时候我们“拧巴”着非要到他们那些本来就不怎么景气的市场去争取认同,这本来就是个费力又不怎么讨好的事。
但很多中国人喝红酒又总有个毛病,喜欢号称国际最大牌的酒庄里最好年份的红酒,即便他对红酒一窍不通或者不知其所以然,只要是能够彰显身份就OK。本土化还是国际化?这让很多揣摩着如何为国人量身打造中国口味红酒的企业家们摸不着头脑。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看到,包括长城葡萄酒在内的一批本土品牌,正在走入时代所赋予的崭新机遇中。而在这个当口儿,我们也必须为本土红酒的国际化破题,这对中国红酒后30年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基本问题。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