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并购虽无具体时间表,但我们一直在悄悄做很多准备,我们在等好的时机。”在全国糖酒会的中国首届酒业并购论坛间隙,中粮农业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国洋如此对南都记者表示。
继沱牌集团、景芝集团先后被挂牌转让国有股权后,并购浪潮即将逼近白酒行业的讯号越发明显。本月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甚至将酒业并购的资金渠道拓宽,取消了外资进入名优白酒股权比例的限制。
但尽管如此,这一市场却并非人人能挣而食之的“馅饼”。在被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湖北宜化收归旗下之后,贵州金沙酒业集团(下称金沙酒业)销售额虽然实现了从7000万到去年23 .4亿的跨越,然而金沙酒业董事长董兵却对南都记者感叹:文化的融合才是并购的最大难点。
谁会成为被并购猎杀的对象?
酒业并购专家、海纳机构负责人吕咸逊则认为,现在最有价值的并购标的应具三个标志,“第一是三亿元以上的规模;第二是有30年以上历史容易唤起消费者的记忆;第三是有100口以上的窖池。”
朱国洋同样认为有强大品牌背书能力的企业会成为未来投资、并购及未来整合同业的主体。但朱国洋同时认为,成功转型为快销品企业的酒企、在品类细分市场能深入挖掘并能满足客户需求,能持续创新的酒企值得关注。“对于白酒企业,要注意不要因为过度关注酒的文化属性而忽略了其消费品属性。”朱国洋指出。
目前,白酒行业各种瞄准快消市场的“黑马”产品确实层出不穷。在酒业家举办的首届中国特色酒大会上,南都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前一直并未针对大众消费者的瑞禾庄园酒业携其小米酿造的中国清酒以及粟米干白启动全国市场;另外一款名为咸渔FASH IO N伏特加产品,凭借时尚的包装及切入自调酒市场、打含酒精的饮料的差异化定位,在产品还没上市就已拿到天使投资。
此前,白酒业的并购已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洋河两年前已低调以300万并购湖北梨花村小试牛刀,而五粮液也先后并购了区域白酒品牌永不分梨和五谷春。然而,随着这轮行业调整的深入,并购方的心态已发生微妙变化。
3月份,沱牌集团因无人摘牌而终止挂牌,随后景芝集团挂牌未到期便被当地政府暂时叫停。对于沱牌集团的流拍,朱国洋估计应该与挂牌价较高有关。“估值的高低与接盘人有关,无非是谁看到它的价值所在。”
由此不难看出,投资者的心态比以前更加谨慎。几年前并购安徽高炉家后,盈信集团去年又成立了并购基金,但其董事长林劲峰却迟迟不肯出手。“主要是标的不好找。”林劲峰对南都记者表示,投资者与酒厂最大的分歧是价格。“白酒业行情还在下滑,未来行业的前景还不太明确,买家出价不会太高;但另一方面,如果价格估值太低,酒企也不愿意卖。”海通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闻宏伟也表示,“很多企业创始人把酒厂当成自己的孩子,卖得再贵都觉得是合理的。何况,白酒上市公司相对稀缺,壳资源有一定的溢价,而且最近A股流动性有所好转,估值较高。”
但闻宏伟指出,对一些想被收购的企业,现在面临着基酒价值重估的问题。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对外合作部部长刘国强也坦承,这方面五粮液前期跟一些企业接触中也有分歧。“资产评估有固定方法,按估值法要考虑取得的原始成本、时间成本等,但现在有些酒厂的酒生产出来但很久都卖不掉,就市场行情而言,它的估值就不应该那么高。”
据悉,在过去的两宗并购中,五粮液规避了此问题。刘国强透露,五粮液并未将被并购企业的基酒评估进资产里,而是由原企业自行处理。“无论是永不分梨还是五谷春,五粮液并购的目的是基酒输出,所有的基酒除并购后生产的以外,全部由五粮液提供。”
不过,对于何种并购对象可获得估值溢价,海通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闻宏伟认为,以后一定要以市场占有率为指标。“如区域性白酒品牌在该区域内已达到高市占率水平,则应获得更高的溢价;另外在细分价位市场,市占率越高越好。”
整合的后续融合最困难
除估值分歧外,并购后能否实现“1+1=2或大于2”的效应,也是令投资企业更加谨慎的原因之一。在糖酒会的媒体见面会上,董兵透露,2014年金沙酒业销售额23 .4亿元,被湖北宜化收购后,宜化集团对金沙总投资超25亿,将金沙的产能提升到1.9万吨,老酒储备3万吨。
十几年前,A股上市药企天士力并购了国台酒。虽然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新并未透露国台酒现在的业绩,但其透露,过去16年他们建了两个厂,总投资30亿。“我们推动中国白酒由传统的食品酿造产业上升到现代生物产业,由粗放、重体力的资源浪费的传统工业上升为新兴工业,而且我们是先建厂后做市场的。”
相对于金沙和国台被重金改造,五粮液并购看似顺利一些。据刘国强透露,永不分梨2014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为1.2亿和1233万元,而2013年仅503万元和亏损164万元。五谷春2014年8-12月的营收从2013年同期的1.13亿元上升至1.8亿元,利润从41万元上涨至1838万元。不过在这份成绩单背后,刘国强透露,五粮液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并购后虽然各股东目标一致,但最大的难点在于各股东方理念的融合。”
第二个难题则是团队的融合。在刘国强看来,前两宗并购中,五粮液只派驻了三个人,董事长、财务总监、技术总监。“三个人可保证经营方向、资产安全和品质安全。”但刘国强指出,并购以后的企业仍有大量原有的经营团队,双方在理念、模式和运作手段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会有冲突。有的股东方认为,既然被并购了,那么和五粮液就像一家人,五粮液就可以随便用。
而金沙酒业董事长董兵则向南都记者坦承,整合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文化的融合。“比如被并购的企业原老板离职后,创造另外一个品牌,并自称是正宗的,这不就是矛盾了?”董兵称。
符合五粮液并购标准的不到100家
并购潮已无限逼近白酒行业。2009年并购高炉家的盈信集团,去年低调成立了一个并购基金,估计募资规模在60亿- 80亿,拟用于并购安徽的白酒企业。而在3月份刚刚成立白酒并购基金的浮来春集团也宣布竞购当时正在挂牌征集意向受让方的山东景芝集团。
“白酒并购基金只是个形式,最重要是大家做好准备,看准节奏起跳。”朱国洋对南都记者称。
“2014年行业的挤压尚未充分,并购的帷幕仅刚拉开。”在中信证券的执行总经理、投资银行消费行业负责人耿欣看来,2015-2016年行业整合的大潮才会到来。“行业增速放缓下真正有实力的酒企将通过并购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另外白酒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加速。”
不过在资深白酒营销人、行意互动商业管理机构董事长晋育峰指出,目前全国白酒企业只有8800多张生产许可证,而销售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2013年仅1214家。白酒并购不会进入战国时代。
之前,五粮液并购的两家企业属于规模体量很小的区域品牌,刘国强透露,投资并购管理一个几亿和十亿以上企业的难度、精力、人力、物力是差不多的,为此,他们正积极准备推进全国布局。“以后选择并购企业的条件、要求肯定跟以前不一样。”刘国强向南都记者称,除要看对方是否符合五粮液“基酒输出、资源整合互补”的策略,对不同的企业还会采用不同标准。不过,据刘国强透露,在白酒行业8800多张生产许可证中,符合五粮液并购标准的不到100家。
不过,7年前率先启动并购的湖北宜化,对金沙酒业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据董兵透露,金沙酒业下一步可能和湖北宜化整体上市。“已向湖北省委作了汇报,金沙酒业如能进入上市公司,以后发展会越来越好。”董兵认为。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